支付备付金交存再创历史新高。1月23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央行近期公布的最新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非金融机构存款(即“支付机构备付金”)为20929.64亿元,较11月上升1413.85亿元。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支付机构开始交存备付金以来,交存金额首次突破2万亿元,再次突破历史最高点,前值高点为2021年9月的19867.45亿元。
备付金交存金额屡刷纪录
从2021年全年的备付金变动情况来看,整体呈现波动上涨态势。具体而言,2021年2月,备付金交存金额首次突破1.9万亿元关口,并在2021年5-9月间,出现了4个月连续上涨。在2021年8月再度达到1.9万亿元水平后,备付金交存金额在1.9万亿元以上小幅波动,随后于2021年12月一举突破2万亿元。
北京商报记者进一步注意到,从历史数据来看,不止在2021年2月实现突破,备付金交存金额在年底以及国庆、春节等前夕,也经常出现季节性上涨,屡屡刷新此前交存纪录高点。例如在2020年1月,备付金交存金额环比增长近2600亿元,首次实现1.7万亿元水平。而在此之前的历史高点,发生在2018年12月,数值为16299.8亿元。
针对备付金交存金额首次突破2万亿元这一情况,易观高级分析师苏筱芮表示,备付金交存金额持续走高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首先是宏观经济不断改善,生产、消费等均处于扩张区间,用户交易频次、规模有所增长;其次是备付金监管政策不断完善,以及支付机构的合规意识、合规水平等持续提升,支付行业整体交易呈现持续上涨,进一步带动了备付金总额增长。
苏筱芮认为,备付金在特定时节的增长主要来源于头部机构。在备付金相关政策趋稳的大背景下,由市场消费环境的变化所引发。一是伴随着支付领域互联互通的提速,支付机构尤其是巨头之间面对C端的竞争程度加剧,持续开展各类营销活动;二是临近年末,电商平台各类购物促销活动频出,如“双十二”“年货节”等,同样会带动年底以及假期前出现备付金的大幅上涨。
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同样指出,年关时节备付金上升,与经济活动中的企业结账、年关消费、预付卡消费等行为有一定关系。
中长期增长态势已形成
据北京商报记者了解,支付机构备付金是指非银行支付机构为办理客户委托的支付业务而实际收到的预收待付货币资金,用户在电商平台购物付款后、商户收到资金前,支付机构累积的资金,用户通过预付费的形式充值的款项,以及用户在支付平台中的账户余额等,均属于备付金范畴。
按照监管要求,自2017年开始,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存管稳步实施,并逐步提高交存比例。从2019年1月14日开始,支付机构备付金实现100%交存。在2020年初,央行宣布将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备付金以0.35%的年利率按季结息,并从中计提10%作为非银支付行业保障基金。
除了以计息新规提高市场活动、增强相关支付机构积极性外,央行还在2021年初出台《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办法》,对备付金存放、使用和划转进行严密监督,并严肃惩处备付金违规行为。
备付金交存规模也在逐年上升,根据央行官网披露的数据,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备付金交存金额由13985亿元增至20929亿元。于百程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备付金总额的变化能够真实反映支付行业的发展情况,备付金总额稳步上升,意味着经济的交易活动、支付业务的向好态势。从近三年趋势看,备付金中长期增长态势已经形成。
于百程表示,支付业回归本源等监管要求,也将进一步推动支付机构聚焦支付主业,有助于优化技术、扩充场景,并提升用户体验,这些均有利于备付金规模的增长。
“2021年支付行业也有不少变化,不论是三批支付牌照的续展,还是条码支付互联互通实现‘大跨步’,支付行业在连续的监管政策下,合规度稳步提升,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得到有力保障。而备付金交存金额的增长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支付行业的良好增长态势,预计后续备付金将持续呈现出波动式上升的走势。”苏筱芮如是说道。
灯虎观点
支付备付金交存再创历史新高。1月23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央行近期公布的最新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非金融机构存款(即“支付机构备付金”)为20929.64亿元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