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灯虎快报 > 正文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弘扬东北抗联精神 凝聚磅礴奋进力量

发布时间:2021-10-30来源:未知 编辑:生活头条

客服

“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这首流传不朽的抗战歌曲《松花江上》,道出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遭遇的悲惨境地。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用短短4个多月时间侵占东北三省,成立伪满洲国。东北人民奋起反抗,坚决不当亡国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东北抗日联军活跃在白山黑水间,与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进行长达14年的苦斗。

14年间,东北抗日联军涌现出以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八女投江”等为杰出代表的民族英雄和英雄群体,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惊天动地的英雄篇章,在生与死、血与火的磨砺中铸就形成了彪炳史册的东北抗联精神。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金秋时节,黑土地上一派收获的繁忙景象。白山黑水间,到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滚滚东流的松花江水,见证着新时代的繁荣景象。而76年前,处于日本铁蹄之下的东北三省,却是名副其实的“人间炼狱”。

在哈尔滨尚志市元宝村“暴风骤雨纪念馆”内,记者看到这样几组图片:村镇凋敝,百姓衣着褴褛,日本开拓团从农民手中掠夺土地、粮食……在日本侵略者和封建地主阶级长期的残酷剥削、压榨下,元宝村村民生活一贫如洗,缺吃少穿,常年以糠菜充饥,最穷的人家只有一条裤子,谁出门谁穿。

在哈尔滨平房区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旧址,侵华日军曾在这里犯下骇人听闻的反人类罪行:在暗无天日的“四方楼”内,臭名昭著的七三一部队使用鼠疫、炭疽、霍乱、结核、伤寒等数十种细菌和病毒进行大规模惨无人道的人体实验。

哪里有侵略,哪里就有斗争;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九一八事变后,一批批爱国志士不甘当亡国奴,奋起反抗,在东北掀起了风起云涌的抗日斗争,诞生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抗日联军。

从1931年到1945年,东北抗日联军孤悬敌后进行了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被日寇视为“心腹大患”。史学界评价,“东北抗日联军所进行的抗日游击战争,其环境之艰苦,斗争之残酷,时间之长久,牺牲之壮烈,在中国革命史上是少有的”。

英勇斗争气壮山河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1931年9月19日,中共满洲省委发表《中共满洲省委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这是中国第一份抗日宣言,也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反法西斯战争宣言。在黑龙江齐齐哈尔,江桥抗战打响了中国军民“大规模、有组织、主动抗战”的“第一枪”,开中国抗日战争之先声,振全国抗日救国之精神,推动了东北各地抗日义勇军的组建和武装抗日斗争的发展。

中共黑龙江省委史志研究室研究员张洪兴告诉记者,“东北抗日义勇军是东北人民革命军、东北抗日联军的前身之一。抗日义勇军兴起、组建和开展武装抗日斗争的过程中,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支持、领导和协助”。

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精神,中共满洲省委在支持与援助东北抗日义勇军武装抗日斗争的同时,提出了关于创建党直接领导的反日游击队的方针。1931年底至1933年,东北党组织先后在南满、东满、北满、吉东等地创建了党领导的十几支反日游击队。1933年,各反日游击队先后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和反日联合军,抗日游击战被推向高潮。

1936年2月,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发布《为建立全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部决议草案》,决定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部队统一称为“东北抗日联军”。随后,东北抗日联军11个军陆续成立,东北抗日形势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1940年以后,由于日伪“大讨伐”和推行残酷的“集团部落”制造无人区,东北抗日联军陷入极端艰难的环境,人数从1937年的3万余人缩减到1940年的约2000人。为了保存实力,坚持斗争,东北抗联大部分人员越境到苏联进行整训,留下少数部队在东北继续进行游击战。

“从1941年春到1945年8月,在苏联境内的南北抗联野营以及后来成立的东北抗联教导旅,共派遣抗联小部队30余支返回东北,用鲜血和生命获取大量重要军事情报,为苏联出兵东北对日作战提供了重要的进攻依据。”东北抗日联军博物馆讲解员孟娇讲解道。

“壮士们!精诚奋发横扫嫩江原。伟志兮!何能消减。全民族,各阶级,团结起,夺回我河山。”14年间,东北抗联将士克服恶劣的自然环境,以简陋的武器与装备精良的日伪军开展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杀伤其大量有生力量,成为支撑东北抗日战场的中流砥柱。

奋勇搏击新时代

“争自由,誓抗战。效马援,裹尸还。看拼斗疆场,军威赫显。冰天雪地矢壮志,霜夜凄雨勇倍添。待光复东北凯旋日,慰轩辕。”这首抗联将领赵尚志所作的《黑水白山·调寄满江红》写出了抗联战士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东北抗联精神就孕育在东北抗联将士14年的艰苦斗争中。

黑龙江省长期对东北抗联精神进行研究。“东北抗联精神是东北抗日联军用鲜血和生命浇灌出的精神之花,是我们党、军队和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张洪兴称,东北抗联精神包含了忠贞报国、勇赴国难的爱国主义精神;勇敢顽强、前仆后继的英勇战斗精神;坚贞不屈、勇于献身的不怕牺牲精神;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艰苦奋斗精神;休戚与共、团结御侮的国际主义精神。简单而言,就是“勇赴国难、自觉担当、顽强苦斗、舍生取义、团结御侮”。

“东北抗联精神产生于抗日战争年代,尽管有其固有的内核和不变的根本,但它并不是保守僵化、一成不变的。”在中共黑龙江省委史志研究室主任何伟志看来,在新时代传承弘扬东北抗联精神,绝不只是简单感怀和铭记,而是要实现东北抗联精神与新时代精神价值追求的有机结合,最大限度转化为新时代的前行动力和磅礴力量,使东北抗联精神在新时代历久弥新、薪火相传。

当今世界,粮食安全、资源短缺、疫病流行、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对国际秩序和人类生存构成严峻挑战。借鉴东北抗联打破国域限制、实现联合抗战、团结御侮的成功范例,从东北抗联精神中吸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营养,对于有效应对挑战、推动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弘扬东北抗联精神,保持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我们就不会被各种风险挑战吓倒,始终在伟大斗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东北烈士纪念馆馆长刘强敏说,要让更多人了解东北抗联的革命历史,鼓舞人心、催人奋进,为新时代凝聚起一往无前的精神力量。(经济日报记者 吴 浩)

(责任编辑:符仲明)

大家都在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