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虎快报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神州巡礼丨河南:扛稳农业“粮袋子” 挺起工业“新脊梁”

字号+ 作者:生活头条 来源:未知 2021-05-30 我要评论

新华社郑州5月29日电 题:河南:扛稳农业“粮袋子” 挺起工业“新脊梁” 新华社记者王丁、宋晓东、李鹏、孙清清 在河南省宝丰县龙王沟乡村振兴示范区的一处 麦田 里,农机手驾驶

新华社郑州5月29日电题:河南:扛稳农业“粮袋子” 挺起工业“新脊梁”

新华社记者王丁、宋晓东、李鹏、孙清清

在河南省宝丰县龙王沟乡村振兴示范区的一处麦田里,农机手驾驶收割机收割小麦(5月27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初夏的中原大地,金色麦浪滚滚。一年一黄的麦田,是丰收的讯息,也是河南的底色。

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手握粮食生产这张王牌,肩扛“粮仓”重责,粮食总产量连续四年超过1300亿斤;挺起工业“脊梁”,全省生产总值连续迈上3万亿元、4万亿元、5万亿元台阶。

如今,一个以农业为底色,新貌新颜的河南形象夺目而出。在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两大国家战略交汇期,河南装备制造、食品制造正在跃向万亿级产业,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带来新活力,产业结构实现历史性转变。

河南,正从曾经贫困落后的省份成为农业大省、全国重要经济增长板块、内陆开放重要地区。

在河南省宝丰县龙王沟乡村振兴示范区的一处麦田里,农机手驾驶收割机收割小麦(5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扛稳“粮袋子” 让国人饭碗装上更多优质河南粮

豫南麦收“开镰”,河南8500多万亩小麦进入收获期,隆隆的收割机一路北上,丰收的喜悦洒满中原大地。

“我流转种植的2100亩小麦籽粒饱满,十天前进行了预测产,每亩预计比去年增产40多斤,丰收不是问题。”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种粮大户邱守先说,打赢粮食“丰收仗”全靠“聪明田”。

在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一处高标准农田里,种粮大户邱守先使用手机操控设备对小麦田进行喷灌(4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邱守先的麦田位于河南商水县打造的5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内。这里不仅有一流的农田、水利、路网设施,还配有病虫害监测点、田间气象站、土壤墒情监测站、物联网监控系统等“硬核装备”,只需一部手机,种粮人即便远在千里之外,都能看苗情、浇水、喷药,实现了“云种地”。

为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河南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重要抓手,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6910万亩。在广袤的中原大地,现代农田水利设施和农业“黑科技”、互联网大数据相碰撞,让黄土地变成“聪明田”,也让中国人的饭碗装上了更多优质河南粮。

“粮食生产这个优势、这张王牌任何时候都不能丢”。作为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实现粮食生产稳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河南时刻铭记、牢牢扛稳的重任。

在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一处高标准农田里,种粮大户邱守先使用手机操控设备对小麦田进行喷灌(4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长期以来,农业“大而不强”“粮仓不优”一直是河南省夏粮生产的短板。近年来,河南不断优化粮食生产结构,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由2016年的600万亩发展到1350万亩,小麦种植结构从“高产”向“优质”转变,不仅解决了全省近1亿常住人口的吃饭问题,每年还调出600亿斤粮食及其制成品。

在河南省新蔡县麦佳食品有限公司,小麦精深加工成20多种专用面粉,后续产出馒头、面条、速冻水饺、烧麦等80多个品种的食品,其中馒头根据花色、口感等的不同就有10多个品种,成品通过冷链运输进入省内外60多家零售企业进行销售。

“我们企业就建在县城边的农田旁,临近小麦主产区,上游与农民合作发展了万亩优质小麦基地,下游凭借企业的加工和零售业务,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粮头食尾’让消费端与生产端紧密对接。”麦佳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志良说。

挺起工业“新脊梁” 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盾构机、起重机、矿机世界领先,光电子芯片、人工钻石、客车销量全球第一……以农闻名的河南,工业总量多年位居全国前列。

中信重工的工作人员在检测消防机器人(2017年5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中信重工(601608,股吧)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装配车间里,工人有序忙碌着,通过加工机床、装配平台等加紧赶制矿用半自磨机。前身为洛阳矿山机器厂的中信重工,不仅保持了原有的矿山机械制造的领先地位,还在工业CT、特种机器人等高新技术领域崭露头角。

在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装配车间,工人对产品进行出厂前验收(2021年3月15日摄)。新华社发(黄政伟 摄)

“公司近些年持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还牵头组建了农机领域的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中国一拖技术相关负责人王东青介绍,中国一拖先后参与研发出了国内首台无人驾驶拖拉机、首台5G+氢燃料无人电动拖拉机等产品,无人拖拉机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际作业精度保持在厘米级。

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统筹推进传统产业绿色转型、主导产业扩容提质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装备制造、食品制造正在跃向万亿级产业,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带来新活力,产业结构实现由“二三一”到“三二一”的历史性转变。

这是2021年5月28日拍摄的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新华社记者 张浩然 摄

如今,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引领作用不断增强,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获批建设,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建成投用,盾构、新能源客车技术水平和市场占有率持续领先。

这是河南黄河旋风(600172,股吧)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人工钻石制品(2020年7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浩然 摄

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契机,河南以信息化、智能化为杠杆,培育新动能,已形成装备制造、食品制造、新型材料制造、电子制造、汽车制造五大主导产业,成长出以洛阳动力谷、中原电器谷为代表的19个千亿级制造业产业集群。

这是郑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内通过中欧班列等待外运的汽车(2016年8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 朱祥 摄

打造“四条丝绸之路” 开放形象夺目而出

抓住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机遇,地处内陆腹地的河南,正全面提升空中、陆上、网上、海上丝绸之路协同发展水平,打造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支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

卢森堡国际货运航空公司货机在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停机坪上(2019年11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

——郑州航空港区成为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郑州机场去年货邮吞吐量64万吨,增速领先全国大型机场。今年一季度,全省进出口增长79.3%。如今,郑州机场航空网络覆盖全球主要经济体,航班密集度能满足生鲜商品的时效需求。郑州机场还推行7×24小时的便捷通关,只要货物一到,海关可随时检验放行。

75097次中欧班列(郑州)停靠在中铁联集郑州中心站等候发车(2020年7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依托中欧班列,郑州成为内陆地区功能性口岸最多的城市之一。今年一季度中欧班列(郑州)开行349班,同比增长122%,集疏网络覆盖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0多个城市,境内外合作伙伴超6000家。法国葡萄酒、意大利橄榄油、俄罗斯果汁……每天来郑欧商品展示体验中心购买商品的顾客络绎不绝。

这是河南郑州“中大门”保税直购体验中心一角(2016年8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 朱祥 摄

——自2016年国务院同意设立郑州跨境电商综试区以来,河南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迅猛,2016年至2020年5年间,全省累计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6408.8亿元,年均增长35.3%,跨境电商规模、应用水平、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水平均领先中西部其他地区。

这是周口中心港码头(2019年7月31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

——复兴内河航运,实现通江达海,推动河南无缝衔接“海上丝绸之路”。目前,河南正实施千亿水运复兴工程,计划投资1790亿元新增港口吞吐能力1.4亿吨,已经复航周口港、漯河港等港口。

工作人员在郑州新郑国际机场西货站搬运进口车厘子(2019年12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

工人在周口中心港码头搬运集装箱(2019年7月31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

工人在河南黄河旋风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忙碌(2020年7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浩然 摄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数风流人物丨杰桑·索南达杰:魂系可可西里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数风流人物丨杰桑·索南达

  •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数风流人物丨孔繁森:耿耿忠心照雪山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数风流人物丨孔繁森:耿耿

  • 苏宁:献身国防现代化的模范干部

    苏宁:献身国防现代化的模范干部

  •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打造基层治理“红色引擎”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打造基层治理“红色引

网友点评
精彩导读
热门资讯
关注我们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


关注微信
手机网站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