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虎快报

直接经济损失2864亿!极端气候或常态化,专家:财政预算应考虑生态安全

字号+ 作者:生活头条 来源:未知 2021-10-16 我要评论

让人意想不到,向来有太行山、伏牛山阻挡水汽的山西,也遭遇了特大洪涝灾害。截止10月12日,本轮山西强降雨已使得175.71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50.29亿元人民币。 今年7月份,河南

让人意想不到,向来有太行山、伏牛山阻挡水汽的山西,也遭遇了特大洪涝灾害。截止10月12日,本轮山西强降雨已使得175.71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50.29亿元人民币。

今年7月份,河南曾发生了罕见的特大洪灾。据官方统计,共有超过1481万人遭受此次洪涝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逾1337亿元。

除了河南、山西这两个北方省份受水灾袭击,黄河边上的陕西也“遭殃”。自8月30日起,陕西省大荔县出现持续降雨天气,把这座百万人口的平原县城,迅速变成了一片泽国。

今年夏秋季节,北方地区多地降雨量突破历史极值,从河南到山西,北方大省接连汛情频传,而大部分南方地区的降水却比往年偏少。今年春季,云南由于雨季来迟,水力发电受到制约,加重了用电紧张。

“无论是山西、陕西、河南反常的洪涝灾害,还是今年北涝南旱的情况,都可归纳为气候变化。”10月14日,中国人民大学环境政策与环境规划研究所所长宋国君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分析,每个地区的气候变化,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难以找到温室气体排放与这些气候变化的直接因果关系,但温室气体的排放肯定是会影响气候变化。

对于上述灾害造成生命伤亡以及直接经济损失,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教授、 “能源与气候经济学项目”执行主任王克10月13日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指出,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保障生态安全,已经成为了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举措。

王克称,一方面各国通过减碳的方式,缓解气候变化的趋势;另一方面需要评估极端气候事件发生频率以及对国家安全的影响,采取更有效的措施去应对挑战。

具体而言,宋国君提到,在制定财政预算以及经济发展规划时候要考虑气候变化的影响。以应对洪水灾害为例,若通过评估认为某些地区的洪水发生概率提高,相应地,防洪的建设标准就要从“50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人为暖化造成了气候的变迁冲击

温室气体与气候变化频发之间是否存在必然联系,这是国际上长久争论的话题,最近,关于这一争论有了最为明确的答案。

据悉,为了对气候变化科学知识的现状,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的潜在影响以及如何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可能对策进行评估,世界气象组织(WMO)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于1988年联合建立的政府间机构——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简称IPCC。

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该机构与美国前副总统艾伯特·戈尔分享了诺贝尔和平奖。

今年8月,IPCC公布了第六次气候变迁评估报告(简称IPCC-AR6),指出工业革命后,过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对地球环境造成严重危害。这一报告,是有史以来结论最明确的,更指出了人为暖化造成的气候变迁冲击已经无法避免。

国家气候中心首席专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任国玉曾对媒体分析今年南旱北涝的原因。“北半球大气环流近几年都表现异常,今年尤其突出。中高纬度地区高空环流径向度变大,波动性变强,冷暖空气的南北交换更加剧烈、频繁。此外,西太平洋(601099,股吧)副热带高压表现十分异常,主要体现为强度偏大,脊线位置偏北、偏西,加上来自热带海洋的水汽充足,致使雨带长期滞留从四川盆地到华北和东北地带,降水持续时间长,累积雨量多,而南方在副高控制下晴朗少雨,炎热干燥。”

王克分析,虽然我们没办法找到山西与河南的水灾跟温室气体或全球气候变暖之间直接的因果关系。但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未来的极端气候事件的频率会越来越高,甚至常态化,包括山西与此前河南水灾的降雨算也是极端气候事件。

“包括郑州、山西的灾害,表面上是洪水,但对交通运输、煤矿生产带来连锁反应,所以更有效地应对极端气候事件的影响,本身也是安全议题。”王克告诉时代财经,当下国际社会已经认识到,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了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部署。

王克进一步介绍目前国际社会的通行做法:一方面,通过减碳,缓解气候变化多端的趋势,有利于国家安全;另一方面则是适应气候的变化——考虑到现在面临的极端气候事件,如果频率越来越高,就需要评估其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对经济社会、粮食安全、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生态安全等影响,评估之后,应该采取更有效的措施去应对挑战。

“双碳”目标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中国作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在采取减碳措施减缓气候变化趋势,以及适应气候变化方面,也做出了较大的努力。

“碳达峰”、“碳中和”今年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碳达峰是指我国承诺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碳中和是指2060年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然后通过植物造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在宋国君看来,碳达峰、碳中和的紧迫性与必要性是非常强烈的。“地球的气候是一直变化的,从来没有停止变化,而最近一个世纪以来,人为的温室气体增多导致了其变化速度很快。”

双碳目标与国际社会减碳行动相一致。IPCC-AR6报告指出,在21世纪末之前,仍有可能限制升温程度在 1.5°C以内,但经济发展与能源使用需要彻底转型。而唯一可能的路径为“2050净零排放”,从大气中捕捉二氧化碳,并将它储存于森林、土壤、地层、海洋。去碳移动包括复林与植林、改造土壤增加吸碳量、发展生质能捕集二氧化碳,并封存于地下、强化海洋生物吸碳能力、从空气直接捕捉并封存等。

为了践行这一目标,政府在能耗控制上也做出了重大部署。

8月中旬,国家发改委印发的《2021年上半年各地区能耗双控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指出在能耗强度降低方面,青海、宁夏、广西、广东、福建、新疆、云南、陕西、江苏9个省(区)上半年能耗强度不降反升,被列入一级预警。踏入9月,新疆、广西等地出台了能耗双控政策。

9月中旬以来,江苏、广东、云南、广西、浙江、辽宁、吉林、黑龙江等20多个省份相继启动有序用电。在能耗双控下,高耗能企业的生产受到一定的影响,有声音认为,双碳目标与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矛盾。究竟如何把握经济发展、减碳以及经济安全的关系?

王克称,双碳目标是长期的转型趋势,而短期内出现局部供应紧张,这是两个维度的事情。“双碳目标并不是要求现在就把煤电都关停了,而是随着时间推移而加快进程。随着新能源的发展与迁移,逐步有序地让不同的能源包括煤电在不同的阶段发挥可能不同的作用。”

“短期来看,这次的供应紧张很大程度上与疫情之后的货币政策,包括美国的量化宽松带来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传导有关。”王克补充道。

生态安全已经上升到国家安全战略层面

除了制定双碳目标减缓气候变化的速度,政府还为适应气候变化作出重要部署。

2013年,国家发展改革委首次发布《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这是首个中国为适应气候变化的国家层面战略文件。

21世纪第二个十年,全球生态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国家适应气候变化也走入了新阶段。

2020年10月28日,生态环境部对外宣称,目前正在组织编制《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明确到2035年适应气候变化目标任务,并且把适应气候变化和科学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消除贫困等工作有机融合,构建适应气候变化新模式。

时隔近一年,《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尚未出台,生态灾害对人们生命财产的侵害也从未停止。

10月10日,应急管理部官网发布2021年前三季度全国自然灾害情况指出,我国自然灾害形势复杂严峻,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自然灾害以洪涝、风雹、干旱、台风、地震和地质灾害为主,低温冷冻和雪灾、沙尘暴、森林草原火灾和海洋灾害等也有不同程度发生。前三季度,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9494万人次受灾,792人死亡失踪,526.2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15.7万间房屋倒塌,175.1万间不同程度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10583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2864亿元。

随着国际社会对环境恶化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入,政府把生态环境与安全联系在一起,并作为一个新的安全概念提出。王克告诉时代财经,国家在适应气候变化的实践中不断深化认知,统筹考虑发展、环境、安全三大领域,这已经开始纳到国家战略的议事日程。

不过王克称,因为气候事件的因果关系不是那么明确,虽然战略层面上较为重视,但在具体的工作层面上,有待进一步加强。宋国君也认同王克的说法,他建议在制定重大的经济规划或者财政安排时,也要对关涉生态安全的领域进行布局考虑。

“包括城市规划、城市布局、产业结构,比如降雨变多,煤矿不能总是被淹,城镇也不行。怎么才能不被淹?是选择迁走,还是要采取工程措施?这都要进行考量。”宋国君称。

宋国君以防治洪水灾害为例,“原来洪水‘50年一遇’,现在变成‘20年一遇’,因此水利设施的修建标准要提高,排水设施也是不够的。”

据悉,“50年一遇洪水”是指历史上50年内发生如此级别的洪涝灾害的比例不超过一定百分比(国家规定的超越概率,比如说为3%),进而推断当地今后50年内发生如此级别的洪涝灾害的概率也不超过3%,换言之,就是当地50年内发生高于这样级别的洪涝灾害的可能性只有3%。“20年一遇”的洪水标准,意思是这个大小的洪水(或者说是超过这个大小)发生的概率是20年一遇,对应的洪水频率是5%。

“既然需要把最可能遭灾的地方的建设标准提高,就要增加财政支出,经济能力也会有个适应的过程。”宋国君补充道。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羊小咩提现方法,羊小咩享花卡怎么提现今日要点经济新闻

    羊小咩提现方法,羊小咩享花卡怎么提现今日要点经

  • 全球经济复苏离不开中国!多国专家学者共话疫后世界经济

    全球经济复苏离不开中国!多国专家学者共话疫后世

  • 数字经济规模达39.2万亿,哪些领域是今后建设重点

    数字经济规模达39.2万亿,哪些领域是今后建设重点

  • 乡村消费势头好劲头足(经济新方位·国庆消费观察)

    乡村消费势头好劲头足(经济新方位·国庆消费观察

网友点评
精彩导读
热门资讯
关注我们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


关注微信
手机网站
关于我们